网站首页
走进淮中
百廿校庆
信息中心
德育工作
教学管理
社团风采
党团妇工
学校新闻
高远征校长“名师大讲堂”一展风采
发布时间:2015-12-21 18:28:45 点击:1292
12月12日晚,淮阳中学名师大讲堂在科技楼五楼综合报告厅华丽开幕。校长高远征为主讲嘉宾,授课主题为“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创新品质”。德育处、教务处与教科室合作筹划了此次名师大讲堂。出席讲座的领导有:校长助理党辉、代中运、徐良,德育处马广礼、王庆宣、王大中,团委书记赵开忠,级部主任刘喜典、陈佰勋、周永奎、韩伟、吕鑫、张强,学科主任赵健、卫勇等。各年级也抽调优秀学生代表到场听课,近距离感受特级教师的魅力、聆听名师教诲、浸濡人文风韵。
报告开始,高校长首先申明了促成此次报告的原因,即参加由北京大学举办的“河南省中小学骨干教师人文素养提升研讨班”之后,受益良多,希望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思考。他援引冯小平编著的《叩响命运的门》部分片段及复旦大学投毒案犯罪嫌疑人林森浩的案例,从正反两方面强调了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高校长认为“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创新品质”是着眼于学生二十年后发展的迫切需要,可谓用心良苦、高瞻远瞩。他讲到,社会对人的评价分“德、能、勤、绩”四项,“德”即品德修养,立德树人;“能”即干事创业的能力,为人处世的能力;“勤”即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绩”即工作效果和工作成绩。只有人文素养足够深厚,创新能力足够强大,才可在滚滚的时代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当下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社会需要具有什么特点的人才?为什么20%的人能领导80%的人?高校长给出了诚挚而中肯的回答,总结来说,就是两个关键词——“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
他讲到大学教师所期盼的高中生应该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明白晓畅的表达能力、良好的阅读判断能力、扎实的分析研读能力和过硬的书写基本功。高校长则希望淮阳中学的学生勇作时代的弄潮儿,并勉励大家铭记我校勤诚朴毅的校训,团结奋进,求实创新,不断提升人文素养,认真培养创新品质。
最后,高校长具体阐释了旨在“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创新品质”的“六个要让”和“静、专、思、主”的两个理念,“六个要让”即“要让学生多表达思想,要让学生多发现问题,要让学生多主持活动,要让学生多抓牢课本,要让学生多广泛阅读”。“静”即宁静致远,“专”即专心致志、专注专业、,“思”即勤于思考、反思感悟,“主”即自觉自立、自主自强。为落实“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创新品质”这一理念,高校长讲到,我校已经普遍开设了人文互动高效课堂,而且我校社团众多,人文教育活动丰富多彩,这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无疑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另外还调整了作息时间表,让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时间。
为了把问题讲明讲透,高校长引用了很多生动而具体的例子加以佐证,比如讲述一个黑人奴隶觉醒和奋斗的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的故事、引用《读书与做人》、《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很重要》和《诫子书》等典籍,大家听得很是投入,不停记录。高校长旁征博引式的授课让大家在学习人文知识的同时,更领悟了学习的方向,做人的道理。在场听众无不拍手称赞。
总之,努力读书和学习、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创新品质,是成人成才的必备条件和必由之路,也是新课程顺利实施的关键。
报告结束后,我校学通社的小记者对高校长做了现场采访,高校长对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作了一一解答。
©2025河南省淮阳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3003474号
地址:淮阳北关白楼
网旗网络
|负责网站制作
微信公众号
关闭导航
走进淮中
百年淮中
历史沿革
学校荣誉
美丽校园
信息中心
公告通知
学校新闻
文明校园创建
督导检查
资源下载
百廿校庆
德育工作
政务简报
德育之窗
安全教育
公寓管理
女生工作
年级之窗
班主任之窗
教学管理
学科活动
课题研究
专业成长
教师风采
幸福快报
师德师风
社团风采
社团活动
羲陵文学作品
学生风采
社团介绍
党团妇工
党建活动
工会活动
团旗飘飘
妇联工作
政教平台